南通通州:“粮”字村底气强 小村实现饭碗田产值1500万
8月6日是个休息日,通州区石港镇睹史院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镇永忠却还在办公室里忙着给本镇的网络销售能手打电话,希望她帮助拓展家乡小麦、稻米的线上销售渠道。
(资料图片)
“利用好现有资源,多种粮、种好粮,帮助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实际问题是我这些年最重要的工作。”镇永忠介绍。睹史院村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通过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健全粮食全产业链条,构建品牌体系,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全村共有优质稻米产业生产基地5600亩,90%以上都通过流转种植了粮食,一年生产小麦2400吨,水稻2900吨。
冬顺家庭农场的农场主褚冬均这几天正忙着给水稻喷洒农药。“现在利用无人机,一两天就能完成所有的农药喷洒。”2018年,在企业打工的褚冬均,在睹史院村流转了600多亩土地专职种植水稻和小麦。褚冬均介绍,是村党总支书记镇永忠从讲解国家政策,帮忙办理手续、联系周边种植大户、协调农机设备,一步一步帮助自己把农场办了起来。
“2018年我刚流转土地时只有一台拖拉机,经过几年发展,现在家里光农机设备就有8台套,种植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最近农场还添置了烘干设备,家里的小楼也重新装修了一遍,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目前,睹史院村7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年总收入达382万元,经营效益178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致富近200户。除此之外,还有3家合作社、两家公司,都是“粮”字号,“各主体都在注重打质量牌和品牌,因为粮食生产不能光追求产量,还需要注重质量,打响自己的品牌。”镇永忠表示。
与普通水稻相比,这个季节,南通加成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水稻才刚刚孕穗。南通加成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是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2010年由种粮大户及农机手发起组建。“我们用的是‘金南风’稻种,这是我们自己培养、传承下的稻种。”合作社理事长王华介绍,水稻有飞花的特性,要保证“金南风”种子的原生态,周边就不能种植其它品种的稻田。在村干部的协调下,他找到一块靠近渔湾水道的农田作为培育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金南风”不但育种成功,还实现了规模种植。现在“金南风”已经成为抢手货,还没成熟就订购一空。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农产品展销会畅销奖。目前,南通加成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基本实现了 “统一供应、统一作业 、统加工销售”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标准化。
截至目前,全村已有金南风、苏超绿之禾、卖鱼湾等多个大米品牌,注册了黑谷红娘、旺水娃、冬顺等12个农业商标,实现粮食生产总值破1500万元。
为了不断提高粮食品质,满足消费多元化需求,睹史院村引领村内多家合作社、家庭农场与通州区渔湾米业有限公司签订优质稻谷收购、烘干合同,形成粮食种植、烘干、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链。与此同时,通州区渔湾米业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投资近2000万元新建了规模化大米加工生产线,最大日产能力200吨,通过联结周边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经纪人,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抱团经营、共同发展的目的。
产得出卖得掉。近年来,睹史院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通过深度加工,提高粮食生产附加值。南通五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态大米、功能型薏仁黑米露酒的及亚麻籽油的加工销售等,负责人王华说,目前公司有中高级技术人才6人,年销售优质农产品500余万元。加成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除了打造了“金南风”四季鲜生态米,黑色有机杂粮等系列产品,还开工建设占地100亩的创意农业园,加快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
2022年,睹史院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7620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261万元,村固定资产收入突破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200元。(童轩 黄艳鸣)
[编辑:俞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