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博士生科技服务实践团: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做好科技创新“后半篇文章”
(相关资料图)
“我们在企业生产一线围绕纺前着色问题的研讨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也为下一步科研提供了动力。”今年暑假,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组建由全员博士生组成的科技服务实践团,前往泉州、晋江、石狮等地开展“‘智’纺未来”科技服务实践。实践团队长田航介绍,在研讨中,学院和企业形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带着生产一线的需求和期待,实践团更加明确了下一阶段的科研方向。
“‘晋江经验’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与我们开展科研工作的道理是一样的。科学研究需要结合实际,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发展。”在晋江经验馆,实践团成员周昕亮和程贞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感悟。
在学习领会“晋江经验”的基础上,实践团成员先后前往安踏体育、百川彩纺、海天材料、百宏聚纤、禾伦织造等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充分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生产车间让实践团成员深深感受到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企业带来的巨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实践中,学生们对纤维生产商、面料织造商、服装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进行全产业链调研,在问卷调查、个体访谈与座谈交流中获得一手资料,不仅掌握了消费者对衣服功能的需求趋势,也了解到材料创新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难题。实践团成员向企业展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并对未来智能服装发展的前景和挑战进行探讨,引起了企业极大的兴趣。
“以往科研中,我们主要研究可穿戴设备的技术指标,真正走进企业,才发现一个新技术想要真正实现产业化是多么不容易。”实践团成员周新星说。
科技创新的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里。今年暑假,东华大学材料学院依托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组建18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内蒙古等地开展社会实践,其中科技服务类团队有7支。该学院党委书记李斌荣表示,希望以此打开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新大门”,共同促进成果转化,真正形成产学研融合的良好局面。(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任朝霞通讯员张斌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