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粉百万背后,小张做对了什么?
如何掌握真正的“流量密码”?在小张的故事中我找到了答案。
如何坐公交车、如何坐地铁、如何买星巴克、如何吃海底捞、如何一个人去医院看病……
最近,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生活常识”,被一位短视频博主“打工仔小张”做成了爆款,收获了很多好评,小张新增粉丝近两百万,介绍各类生活常识经验的“如何如何”系列视频,也被网友戏称为“社会生存学顶流”。
(资料图片)
在习惯于标新立异、猎奇求怪的互联网上,教人如何坐高铁、坐飞机、买咖啡的视频,看上去“小儿科”的知识供给,被多数人视为“日用而不觉”的常识,为何会收获大量关注,成为破局流量之争的密码?
“如何如何”系列视频“走红”的背后,也藏着“如何掌握‘流量密码’”的内在逻辑。
流量来自易被网络忽视的“另一半年轻人”。
小张新近收获的两百万“求知者”是怎样的群体?据小张说,自己的粉丝中青年学生居多。在这些年轻人中,鲜少远行的小镇青年、乡村少年大有人在,没坐过飞机、没喝过星巴克的人,可能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多。
小张的出发点是,希望她的视频能给初入社会和城市生活的人做一些生活经验科普,“并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城市里,从小就有坐高铁和飞机的机会”。城市市民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生活经验,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从未涉猎的新领域,小张举手之劳的帮助,无形中弥合着看不见的信息鸿沟。
“如何如何”的出圈提示着我们,总是有人处于知识爆炸的“静音区”。流量面前,蜂拥而上追逐异彩纷呈、哗众取宠是一种方式,听到隐匿在角落的声音,看到那些偏于一隅的身影也是一种方式。有时,人们缺乏的恰恰就是再多一分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共情。
流量在于无形的“心理按摩”功效。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生活经历迥异,每个具体的人在各式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都有无数的“第一次”,不会坐地铁和不认识秧苗其实一样,只是还未被开发的认知盲区。
对于许多没走出过家乡的人来说,他们大都怀揣着走出家乡的心动与艳羡,而由于没机会坐高铁、地铁,家乡也没有星巴克,这些稀疏平常的事情对第一次尝试的他们都可能构成挑战,令他们或多或少感到局促或不知所措。
“如何如何”系列视频以第一视角的沉浸式体验为主要内容,用手把手教学与娓娓道来的耐心,为“想去远方”的人“打开了一扇窗”,帮助他们走出手足无措的尴尬和困境,也使得“身在远方”的人借此观照到自己曾经融入“大城市”的不适与不易。正是这份共情能力,让小张抓住了流量中的“下沉市场”。
共情的前提是理解,“如何如何”系列视频难能可贵在,其不仅关照易被网络忽视的“另一半年轻人”,还毫不避讳、坦然化解着那些初次尝试里令人焦虑的微妙时刻。
流量凝聚自真实的力量。
“如何如何”系列视频谈不上制作精良,似乎也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它以小切口、低视角,不厌其烦的叙事解说,记录与帮助着很多人在当下所面临的真实问题,这样的生活科普不带滤镜,不以猎奇与刻意夺人眼球为目的,却呈现着一种普通人可感可知、真实普通的生活。
生活本是一座富矿。小张的视频传递着“关注周围每一处细微”的生活态度。视频的成功也反映着,审视日常不是无用,生活里更多的就是寻常。看似不必要的“下沉式科普”,恰恰是最有必要的“生活教科书”。
我们为什么需要“流量”?
我们从来渴望“被看见”,却鲜少真正的细细看看世界。
我们从来渴望“被理解”,却很难主动的好好体察他人。
我们一直热衷“讲故事”,却容易忽视生活的本真最动人。
究竟如何掌握真正的“流量密码”?
把“常识”做成爆款,提供了一个答案:真实,尊重,共情。
让信息打破时空界限,让科普传递社会温情,这大概也是互联网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作者 | 杨泽英
图源 | 网络
审校 | 杨泽英
责编 | 张钰坤、张思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