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热讯:魏兴龙:探伤“黑科技” 筑牢安全堤
(相关资料图)
“速度30Km/h、易于组装、节省人工,每月对管内沪昆线上下行427.6km、正线道岔227组,以及衢九线227.346公里、69组道岔进行探伤,目前探测线路***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行驶了一圈…”面对探伤“黑科技”双轨小车,鹰潭探伤工区三班班长、也是首任车长魏兴龙“炫耀”地介绍了起来。
双轨探伤小车是鹰潭工务段在2021年投入使用的,它的探伤精度高,只需要通过搬卸零件、组装调试便能在开展检测。通过大数据运算将超声波数据及时反馈到电脑屏幕上,检测人员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以准确查找出钢轨病害。
双轨探伤车不仅需要检测人员拥有极高的业务水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还必须熟悉钢轨设备。魏兴龙作为首任车长绝不是偶然,而是靠实干上来的。魏兴龙从1993年接触钢轨探伤仪,他从无知小白,到现在的技术“大拿”,先后经历了六代探伤仪器,不论是手持探伤仪,还是单轨探伤仪,再到双轨探伤车,魏兴龙不仅掌握了新设备新技术,还积累了无数探伤经验。
他做事执著,对问题喜色和同事“争执”,这是身边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魏兴龙从第一次发现疑似轨头伤损的那天起,便与给同事们形成爱“争执”的性格。几位老师傅根据从业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疑似伤损波形只是杂波,他却事后翻书查找、与兄弟单位同行求证,终于确定不是伤波他才罢休。他也从“争执”中快速熟悉设备、掌握作业流程,学习理论基础恨不得翻烂书本,成为考试标答。魏兴龙研究试块,就像手捧“明珠”,通过用铁丝插入人工伤损中确定深度,再用尺子量,以此来校准得出最精确的数据;他把研究探伤仪当成兴趣爱好,不断提出各种各种的疑问,就像“扫雷”游戏一般,解决一个问题插一面红旗。他在钢轨领域上不断创新方法,提高自身探伤水平,2009年曾获集团公司第七届职业技能竞赛探伤工种第三名;2022年6月,兼任集团公司探伤专业的培训教师。
“一个总在工作方面提出不足的人,就是对本职工作的负责”。探伤车间主任顾旭伟对班长魏兴龙这样评价道。作为党员班长,日常带班时对作业标准要求极高,眼中容不下一丝杂波。一次,在回放双轨车探伤数据时,发现沪昆线K664+870处有疑似伤损波形,他立即向车间汇报并申请作业计划,计划一通过,他顾不上吃饭便组织人员到现场复核,直至确认不是伤损病害才松了一口气。有人说他小题大做,太过较真。魏兴成却回答道“伤损无大小,安全第一位。排除钢轨探伤异常波形差一点都不行”。
守好探伤安全防线,靠得是集体是团队。作为车间兼职教员,每逢技能比武,魏兴龙在完成日常生产工作后都会出现在练兵场,为即将参赛的选手答疑解惑,圈起重点难点进行一对一辅导,做好模拟考的提前准备工作,抬水、倒油、校对仪器,仿佛是一位家长面对即将高考的孩子们一样紧张。他充分体现了兼任老师的这一职务,在日以继夜中诲人不倦,只要有疑问,都会答疑解惑,电话中说不明白,第二天上仪器,直至询问者彻底明白。于是各种疑问铺天盖地而来,四根并排的十米不到的练习短轨,硬生生让他横跨着走了两万多步,在微信运动中名列前茅。(戴保琪、孙羽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