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使用战略科学家需“全链条发力” 每日速读
(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近日,中国战略科学家与科技自立自强院士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旨在从多视角探讨中国战略科学家的内涵外延、成长路径,以及如何跨越区域和时空维度展现其特质,并通过中西方重要战略科学家案例展示战略科学家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然而,目前关于战略科学家的定位尚不明确。在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看来,战略科学家并非只有一种类型,而是一个多类型、多层次的群体,包括全域型战略科学家、领域型战略科学家以及科技战略家等。
与会科学家认为,尽管不同类型的战略科学家知识结构不尽相同,但他们有共性,比如具备领域宽广的科学知识、能预见科技未来发展趋向、具有科研团队组织能力、重视后继人才培养等。发现和培养战略科学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全链条发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涉及教育、科研评价体系,政策咨询体系等不同环节。
在教育方面,多位专家认为,当前“标准化”“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人才特别是战略性人才的健康成长。以工程科学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春认为,人才成长应该摆脱分数、排名的羁绊,不以考名校为目标,倡导多读好书,鼓励提问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应尽早实现科研、技术等人才分流,对各类人才予以同等重视,严格规范学位资格,改变中小学教育“拔苗助长”和大学教育过于松散、缺乏淘汰制的现状。
在科研大环境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国杰认为,培育能担大任的战略科学家要靠文化,而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则要靠制度。一方面,以“帽子”定人才的现象容易滋生个人名利导向的文化生态,不利于战略科学家的成长,必须花大力气纠正;另一方面,战略科学家能够为国家科技的发展提出有战略意义的真知灼见,如果能被及时采纳,就会推动科学发展,这需要决策者对战略专家予以信任。如果存在不同的意见,应尽量通过面对面的讨论甚至辩论达成共识。
与会专家认为,只要通过科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重视科技文化建设,在科技界形成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一定会涌现出一批战略科学家。
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局等机构,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近50位院士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