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难题被攻克 产量实现新突破
由于配建了“气候调节走廊”,炎炎夏日里,即便是四面透光的玻璃温室也能感到凉风习习,里面种植的番茄不再畏惧高温闷热天气,实现周年持续生长。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科技支撑下,这一先进农业技术正在北京平谷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引擎”——京瓦中心率先示范。目前,这里正在开展多个引领全国的设施蔬菜关键技术攻关和生产示范,受到业界关注。
温室番茄越夏难题被攻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平谷区峪口镇的京瓦中心温室园艺示范基地,室外已经达到35摄氏度,通过风淋车间后,走进一个半封闭的智能连栋玻璃温室,凉风顿时扑面而来,令人倍感舒适。室内,近3米高的番茄长势旺盛,果实累累。
“温室能解决冬季生产,但越夏是个难题。”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雷喜红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传统温室生产节奏,这个月份的番茄生产其实已经接近尾声。“但在这个温室中,番茄的生长并未见疲态,吊着的枝蔓上仍在源源不断地冒出新果,这主要归功于每个番茄种植架下面的气候调节走廊。”
在技术人员的指引下,记者发现,每个番茄种植架下面有一条长长的管道,管身均匀地分布着小洞,很像钓鱼时装鱼的鱼护,自北向南,与种植架一样长,令人新奇。“其实这是疏风管道。”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李蔚介绍,“夏季需要降温的期间,打开气候室的降温系统和温室屋面通风窗,通过正压送风的方式将湿冷空气加压后送至作物的根区,并将温室上部空间的热空气通过屋面通风窗挤压出室外,可有效降低温室温度,保障蔬菜夏季生长。”
每年的夏季7、8月份,由于高温天气,北京蔬菜生产处于淡季。也可以进行番茄的生产。而在这处率先示范的新型温室中,建有集加温、降温、除湿以及二氧化碳输送等多种功能的气候调节中心,通过风管输送的方式,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微气候环境。
不仅如此,这个日光温室的顶部也大有玄机。“屋顶采用4mm钢化漫反射玻璃,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实现作物‘无影灯’式的采光,不仅透光率高达91.5%,还能让作物均匀受光。”李蔚介绍,通过新型设施及装备的应用,进一步延长北京工厂化温室生产番茄的生产周期,促进产量提高。
比照常规造价更低产量更高
在京瓦园艺中心科技示范基地,除了展示智能连栋玻璃温室,还有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设施生产类型,但又和常规生产的设施不同,新的设备技术引入其中。
在这个基地,日光温室中见不到砖墙或土墙,使用的是新型的保温材料。“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借用牧区‘帐篷’保温的原理,结构与普通砖墙温室基本相同,但土建施工少,不破坏耕作层,土地利用率较高,较常规砖墙温室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而且宜机化程度高,跨度以12米为主,空间大,建设周期短。”李蔚解释道。不仅如此,日光温室还采用装配式结构,工厂化生产、一体化安装,较常规砖墙温室建设工期缩短40-60%,造价低,建设成本较砖墙温室降低近30%以上。
与之相邻的塑料大棚,则是由京郊常见的生产应季蔬菜的春秋棚改良而来。这个塑料大棚单栋跨度24m,空间大适宜机械化操作,土地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双侧增配保温被,实现越冬种植,有效生产时间较常规大棚增加25%。”李蔚告诉记者,目前主要种植的是番茄和叶菜。在叶菜生产上还引进了移动管道栽培系统,可实现可变密度栽培、管道自动传输及自动清洗消毒。
李蔚介绍,通过新型设施、移动栽培管道、自动清洗装置、优新品种及水肥调控技术的集成,解决了冬季塑料大棚不能生产的问题,生菜在这里实现周年生产,每年可生产8到10茬,产量达到每平方米45公斤。
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效
作为平谷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引擎”,京瓦中心采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金三角”合作模式,旨在打通科技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目前,中心已成为全国农业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示范窗口。
雷喜红介绍,为支撑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牵头,组建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及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共同参与的跨专业跨学科团队,在平谷京瓦园艺中心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开展设施蔬菜关键技术攻关和生产示范,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效。
聚焦设施设计本土化。目前,该团队已设计建设国产化连栋温室1栋,高标准日光温室3栋,塑料大棚4栋,制定国产高效设施设计和建造标准各1项,支撑全市5000亩高效设施试点建设工作。同时也为老旧设施改造和设施新建提供解决方案。
高效设施蔬菜产量实现新突破。团队围绕设施蔬菜全产业链环节开展技术研究,集成无土栽培、智能化管控、宜机化栽培等关键技术9项,助力高效设施蔬菜产量不断迈上新水平。
多个生产技术模式被示范推广。团队构建了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日光温室高品质番茄基质栽培、塑料大棚高品质番茄基质栽培、叶菜水培及设施蔬菜低碳栽培等引领性的现代化生产技术模式5套,产量较相同模式提高5%以上。目前,在全市建立示范点11个,示范面积310亩,相关技术及品种、模式辐射至京郊设施蔬菜生产,辐射面积5240亩,带动增收1000万元以上。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